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 中國文物研究培訓計劃

地圖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九龍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8號


星期一、三、四、日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五、六及公眾假期
上午10時至下午8時 | 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年初二休館
無障礙網頁金獎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版權所有

重要通知
主頁 研究 訪問學者及專業發展

中國文物研究培訓計劃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中國文物研究培訓計劃」(「計劃」),旨在培育新一代中國藝術專家,陳淑貞慈善基金會為此計劃的首席贊助。每期一周的培訓工作坊由五位來自中國及世界各地大學的教授和博物館專家,帶領十名學生在博物館深入研習博物館藏品。

2025年首期培訓工作坊將聚焦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世界級的館藏──夢蝶軒捐贈的中國古代金飾,為學生提供難能可貴的機會,近距離研習重要文物。工作坊涉及的課題包括中國古代黃金藝術的歷史、金飾製作工藝、博物館文物保護、文物保護科技等。

首期培訓工作坊將於2025年7月27日至8月3日展開。現正接受報名,截止日期為 2025年5月6日(星期二)

請透過電郵提交所需的申請資料,詳見計劃詳情內的「提交申請」部分。

 

首席贊助:

陳淑貞慈善基金會

 

報名詳情

日期 2025年7月27日(星期日)至8月3日(星期日)
對象及申請資格
  • 香港及內地、澳門和台灣地區大學的在讀研究生和博士生。
  • 修讀藝術史、歷史、考古、文物保護、博物館學或其他相關領域專業。
  • 須擁有與中國文物研究(尤其是中國古代金器或飾物)方面相關的專業知識,有志投身於文博和教育事業,擁有良好的表達和寫作能力。
  • 培訓工作坊將招收10名學生。
培訓內容及形式
  • 為期一周的培訓工作坊將聚焦「中國古代金器歷史、工藝及文物保護」。
  • 培訓工作坊將由來自世界各地大學和博物館專家,帶領學生在博物館環境內深入研習文物。學生有機會與博物館策展人、學者、文物修復專家深入交流。
  • 培訓將以大師班形式進行,透過工作坊、討論和觀摩文物,讓學生在博物館環境中,深入研習中國古代金器,了解文物保護、博物館藏品,並學習與文物操作相關的重要技能。
授課語言 普通話及英語
要求
  • 學生須出席計劃內的所有活動。
  • 學生須在計劃期間或完成計劃後,按要求向公眾分享參與此計劃的學習成果,形式包括(但不限於):公開匯報或展示、講座、發展學習資源等。
評選

由專家組成的評選委員會負責審核申請,並選出培訓工作坊的學生。

獲邀參加面試的申請者將獲電郵通知有關面試的安排及詳情。

評審準則
  • 擁有與中國文物研究(尤其是中國古代金器或飾物)方面相關的專業知識和研究能力。
  • 有志於投身文博和教育事業。
  • 擁有良好的表達和寫作能力。
資助和津貼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為香港以外地區就讀的入選學生承擔計劃相關的旅費津貼(如往返就讀城市及香港之經濟艙機票或二等火車票等),以及提供計劃期間的住宿。

提交申請 申請截止日期:2025年5月6日(星期二)

申請者需將已填妥之報名表格連同以下所有資料在申請截止日期前,以一個PDF附件形式(檔案大小不大於10MB)一封電郵發送至 [email protected]

  • 個人陳述(中文1,000 字):簡述參加本次工作坊的原因及期望,以及與「中國古代金器歷史、工藝及文物保護」相關的專業知識及經驗。
  • 履歷表(3 頁以內):包括學歷、實習或工作經驗、曾獲榮譽或獎項、曾修過的相關課程。
  • 一份與中國文物研究或研習主題相關的學術文章(至少中文2,000字)或已發表的學術文章/已出版的專著等。(備註:如提交專著,請掃描全文,包括封面、封底、目錄及版權頁,並以一個PDF附件形式與其他材料一併隨電郵發送。)
  • 就讀大學頒發的成績單和在學證明。
  • 一封在讀大學曾或正在教申請人的教授的推薦信。請提供教授姓名、職位、機構和聯絡方式。

下載申請表

申請資料及版權處理 為處理申請及評估,申請者均視為同意授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複製及分發其申請文件予本計劃評選委員會成員作參考。申請者亦視作同意授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持有及處理相關申請文件,並作存檔。

若提交的文件/資料的版權屬其他人士/機構所有,申請人須預先得到版權持有者的許可(包括書面、口頭、圖像/影像製作或任何其他格式)。如申請者違反任何版權協定,申請者須獨力承擔所有責任及後果。

所有已提交的申請文件將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存檔,並不予退還。落選者提交的申請文件將會保留不多於 12 個月,所有個人資料將於截止日期後3個月內銷毀。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本收集個人資料聲明應與本申請指引及申請細則和條款一併閱讀。所有由申請者提供的個人資料將被用作處理其對計劃的申請,進行計劃及與揀選學生溝通(如適用)之用途。該些個人資料會依照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私隱政策(https://www.hkpm.org.hk/tc/privacy-policy)處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不會將所收集到的申請者個人資料轉移或披露給任何第三方,除非出於下列指定目的須向下列各方作出披露:(一)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共同舉辦計劃的夥伴、贊助或支持機構;(二)已承諾保密申請者的個人資料並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提供行政、通信、電腦、付款或物流服務的資料處理代理、其他服務提供者(不論是否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內);(三)可能對監督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及其附屬公司(包括但不限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相關事務具有利益或權利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政策局及立法會;及(四)其他獲許可接收你的個人資料作執法、檢控或覆核裁定目的的機構、或在法律要求或允許披露的情況下。如申請者提供的資料不足或有誤,則有關申請在計劃中可能不獲考慮,及/或申請者不會被選為計劃的學生。申請者有權要求查閱和更正其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持有的個人資料。該要求應以書面形式透過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或郵寄/親身提交至「香港九龍西九文化區柯士甸道西8號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大樓9樓」的「資料保障主任」。
查詢 電郵:[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保留以下最終決定權: i) 停止招收學生, ii) 修改/補充申請指引的條文,及 iii) 取消是次公開申請的安排,而毋須於事前通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不會就申請者因上述情況引致的損失,或因提交申請資料而衍生的開支作出任何補償。

 

關於陳淑貞慈善基金會
陳淑貞慈善基金會總部位於香港,旨在將精妙的中國藝術推廣至本地社區及其他地方,以支持中國藝術和藝術史領域的教育、研究、創新和專業發展,並以此鞏固香港作為重要文化中心的地位。基金會也致力於幫助香港弱勢青少年的成長和學習,包括支持兒童福利活動等。基金會成立於 2022 年,透過與相關領域的香港頂尖機構合作,履行使命。基金會透過其使命,讓備受尊敬的古董商陳淑貞一生默默追求的文化興趣和慈善目標得以薪火相傳。

 

關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之夢蝶軒捐贈藏品
夢蝶軒主人盧茵茵和朱偉基均世界著名的收藏家,以其金銀器收藏聞名於國際收藏界。夢蝶軒分別於2022年及2024年向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捐贈總共近1,400件金銀飾物,包括古代貴族的個人飾物、馬匹及車輛等飾物,時間橫跨三千年,涵蓋商代至明代,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館至今接收的最大規模捐贈。

 

了解更多

 

回到頂部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地圖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九龍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8號


星期一、三、四、日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五、六及公眾假期
上午10時至下午8時 | 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年初二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