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8號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版權所有
龍紅山文化中晚期(距今6,500–5,000年)玉© 故宮博物院
-
8001. 龍
(展覽的語音內容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製作,設粵語、普通話和英語。粵語版「星」音導賞由藝人張智霖錄製。) 龍 紅山文化中晚期(距今6,000–5,000年) 玉 © 故宮博物院
玉和龍自古以來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元素。你面前的這件玉龍,來自距今6,000–5,000年紅山文化中晚期。紅山文化遺址分佈於中國東北部內蒙古自治區和遼寧省一帶,為中華文明起源時期遺址,出土大量玉器,其中以龍作為刻劃對象的玉器最具代表性。這條龍身軀修長,向前突出的吻部向上揚,頭上的長鬚飛揚,極富動感。這件玉龍是中國最早崇拜龍的實物之一,反映了紅山先民的精神信仰。
8002. 琮
(展覽的語音內容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製作,設粵語、普通話和英語。粵語版「星」音導賞由藝人張智霖錄製。) 琮 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 玉 © 故宮博物院
留意這件器物的形狀和表面的精細刻劃。它是一種名為琮的方形或長筒形器物,亦是距今5,300至4,300年的良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良渚文化最主要特徵是玉器的使用和隨葬,類似這件複式節、直立玉琮常見於良渚晚期;有部分屬同時期的琮,甚至達到十五節之高。
試想像四五千年前,良渚先民如何製作出如此精緻的玉器。當時沒有機器切割打磨,先民從粗坯、成型、打磨、刻紋以至拋光一一手工製作。工藝之精湛可見於玉器上由燧石刻劃的線紋,纖細如絲,有時候一毫米的寬度內,就有五至六條刻線。
8003. 斝
(展覽的語音內容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製作,設粵語、普通話和英語。粵語版「星」音導賞由藝人張智霖錄製。) 斝 二里頭文化(距今3,800–3,500年) 銅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
在文明發展的階段,中國青銅器技術取得飛躍發展,標誌着青銅時代的開端。其中一種製造青銅器的方法,是以泥土預先燒好的多塊鑄型,組合後將注入金屬液,經冷卻凝固,打碎鑄型、並處理後便會得到預定的形狀,這種技術稱為「複合範技術」。這個來自河南省二里頭遺址的銅斝就是採用了這種技術鑄造而成。
與其他青銅器一樣,斝是專門為貴族生產和使用,既反映社會複雜化進程,亦表現以青銅器為核心的禮儀制度逐漸形成。
8004. 雙獸(鴞)佩
(展覽的語音內容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製作,設粵語、普通話和英語。粵語版「星」音導賞由藝人張智霖錄製。) 雙獸(鴞)佩 紅山文化中晚期 (距今6,000–5,000年) 玉 ©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此件玉器出土時橫放在墓主腹部。整體呈扁平狀,正面上下對稱地雕刻一對圓眼尖喙的獸首,你覺得牠像什麼動物?就是貓頭鷹。
這件器物可能跟紅山文化的自然崇拜有關。紅山文化距今6,500–5,000年,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遺址群是遼寧省朝陽市的牛河梁遺址,不僅在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鷹、鴞等形態的玉鳥,亦在具祭祀功能的女神廟內發現泥塑的翅、爪等鳥身殘件,反映出紅山先民對鳥的崇拜。你在同一展櫃,亦能看到來自紅山文化時期、同樣在牛河梁遺址出土的玉鳥。
8005. 龯
(展覽的語音內容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製作,設粵語、普通話和英語。粵語版「星」音導賞由藝人張智霖錄製。) 龯 凌家灘文化(距今5,800–5,300年) 石 © 含山博物館
在你面前是一件安徽省凌家灘文化的石龯,距今5,800–5,300年。鉞由斧轉化而來,從生產工具變為一種兵器。以玉製成的鉞,由於不具備實質的作戰功能,因此被認為是用來表明墓主身分等級或象徵軍權的器物。
這件石鉞的特徵與凌家灘出土的玉鉞相似,且刃口沒有使用過的痕跡,充分表明它並非實用器,而是作為禮儀器物使用。
8006. 蟬形指環
(展覽的語音內容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製作,設粵語、普通話和英語。粵語版「星」音導賞由藝人張智霖錄製。) 蟬形指環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距今5,500–4,600年) 玉 © 山東大學博物館
這是一件屬於距今5,500–4,600年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玉指環。它的特別之處是外壁雕琢出一隻完整的蟬。有學者認為這蟬帶有特殊意義:古人因蟬有「知雨時」的特質,所以將其視為通神的媒介。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出現了專門的手工業作坊,玉器的製作更加專業化。山東省的焦家遺址作為大汶口文化時期的重要遺址,接近一半的墓葬都有出土玉器,證明當時此處是黃河流域史前重要的用玉中心。
8007. 鼓
(展覽的語音內容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製作,設粵語、普通話和英語。粵語版「星」音導賞由藝人張智霖錄製。) 鼓 陶寺文化(距今4,300–3,900年) 陶 © 山西博物院
這土鼓出土於山西省陶寺遺址。土鼓底部有音孔,鼓上方的圓鈕原本是用來固定皮革,外壁還有泥條及繩紋作裝飾。
這類土鼓目前僅見於陶寺文化早期大型墓葬,常與鼉鼓和石磬同時出土,因此能推斷器物應該與社會等級及禮樂制度有關。石峁遺址所在陝北地區曾徵集到同類土鼓,有專家認為這顯示了陶寺人群和石峁人群的相互往來。
8008. 神人對虎紋石雕
(展覽的語音內容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製作,設粵語、普通話和英語。粵語版「星」音導賞由藝人張智霖錄製。) 神人對虎紋石雕 石峁文化(距今4,300–3,800年) 石 ©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陝西考古博物館)
留意這件石雕上豐富的人面和動物紋。這件石雕來自陝西省石峁古城,是迄今發現該時期東亞地區面積最大的城址。縱觀整個古城,其建築物大多有豐富裝飾,其中城中心皇城台的路面就有不少雕刻符號,護牆上下還有數十件浮雕。石峁城址規模宏大,建築城址所需人力之龐大,顯示統治者動員能力;紋飾也表現了人們複雜的信仰體系,體現中華文明形成階段特徵。
8009. 石峁遺址
(展覽的語音內容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製作,設粵語、普通話和英語。粵語版「星」音導賞由藝人張智霖錄製。) 石峁遺址 石峁文化(距今4,300–3,800年) ©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陝西考古博物館)
大家好,我是張智霖,Chilam。接下來,我帶大家一起探尋陝西的石峁遺址。
中國西北部的陝西省,有一座距今4,300至3,800年的新石器時代古城,石峁遺址。古城以石塊建造,其核心區域為皇城台、内城和外城,利用自然環境和建築作為防衛屏障。古城的面積達400萬平方米,是該時期東亞地區最大的城址。
我們現在身處在外城的東門。入口處建造了有防衛功能的關卡,和供駐紮守城人員使用的瞭望台等。
穿過外城,進入内城,我們越來越接近古城核心──「皇城台」。它的外形像一座平頂的金字塔,這裏便是宮殿等重要建築的所在地。
皇城台城下發現一些斧形玉器,當時人們可能用這些玉器來寄託期許,以庇佑古城。城址的規模和令人驚嘆的石雕,充分體現了統治者的動員能力,以及當時人們豐富的精神生活,顯示中華文明正處於形成階段。
古城在使用500年後被廢棄,原因至今仍是個謎。石峁遺址的發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讓我們更多了解中華文明起源、形成和發展的歷史。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確保您在我們網站上獲得最佳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