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 國之瑰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

地圖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九龍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8號


星期一、三、四、日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五、六及公眾假期
上午10時至下午8時 | 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年初二休館
無障礙網頁金獎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版權所有

重要通知
x

主頁 展覽

國之瑰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

展廳 8

故宮博物院典藏的中國書畫精品,大部分都是國之瑰寶。它們受重視的原因,除因其非凡的藝術成就,亦因其豐厚的鑒藏史。本展覽精心挑選三十五件(其中有六開為一套冊頁)晉、唐、宋、元書畫,從藝術、文化、歷史等角度,探究它們千古流芳的原因。展覽共分三期,每期展出十件珍品,精彩可期。

閬苑女仙圖

阮郜(活躍於十世紀)
閬苑女仙圖
五代, 十世紀
絹本設色手卷
縱4 2 .7 厘米, 横1 7 8 .1 厘米
© 故宮博物院

第一期:2022年7月2日至7月31日
  • 王羲之(303–361)
    行書雨後帖(宋臨摹本)
  • 米芾(1051–1107)
    行書研山銘
  • 趙佶(1082–1135)
    雪江歸棹圖
  • 趙黻(活躍於十二世紀中期)
    江山萬里圖
  • 李嵩(1166–1243)
    花籃圖
  • 佚名
    溪山春曉圖
  • 李衎(1245–1320)
    四清圖
  • 趙孟頫(1254–1322)
    秋郊飲馬圖
  • 黃公望(1269–1354)
    天池石壁圖
  • 倪瓚(1306–1374)
    梧竹秀石圖
第二期 :2022年8月3日至9月4日

顧愷之(346–407)
洛神賦圖(北宋摹本)

洛神賦圖(北宋摹本)
北宋,十一至十二世紀
絹本設色手卷
© 故宮博物院

三國文學家曹植在其名作《洛神賦》虛構了自己與洛神之間淒美的愛情故事。這一經典的文學母題,成為了歷代書畫創作的靈感來源。宋元以後,以《洛神賦》為主題的繪畫常與東晉畫家顧愷之聯繫在一起,並成為後世畫家追摹的典範。

本品一般被認爲是北宋摹本,屬存世《洛神賦圖》中年代較早之佳作。作品不書賦文,以連續的構圖,描繪了曹植與洛神從邂逅到分離的多幕情景。畫面敷色濃艷,用筆如春蠶吐絲般細勁綿延,人物幾乎與山、樹等大,體現出古樸稚拙的六朝繪畫遺韻。

本品尾紙所鈐金章宗璽印及元明諸跋為後配。乾隆六年(1741),本品被收入清宮,著錄於《石渠寶笈》。乾隆對本卷推賞備至,不僅御書「妙入毫顛」引首、小楷《洛神賦十三行》以及多則題跋,還曾命宮廷畫家丁觀鵬繪製摹本。在比較了多件《洛神賦圖》後,乾隆將本品定為「洛神賦第一卷」,珍藏於御書房。1922年,此作因溥儀賞賜溥傑,被攜出清宮。後經長春文物店購得,輾轉歸藏故宮博物院。

 

(傳)虞世南(558–638)
行書摹蘭亭序帖

行書摹蘭亭序帖

唐,七世纪
紙本墨筆手卷
© 故宮博物院

東晉永和九年(353),王羲之與朋友於蘭亭宴集賦詩,以行書寫下名作《蘭亭序》。史載唐太宗極愛這件書法,收藏後命書法家褚遂良編入《右軍書目》,還曾令搨書人複製摹本。據傳王羲之真跡後隨太宗葬於昭陵,唐摹本便為後世爭相購藏。北宋米芾更將《蘭亭序》譽為「天下法書第一」。

「虞世南本」是存世唐代臨摹本之一,書於白麻紙,墨色晦暗,有鉤填及描補痕跡。晚明董其昌原認為這是褚遂良的臨摹本,後猜測為虞世南所臨,後世沿用此說。此卷本幅有元「天曆之寶」璽印及「臣張金界奴上進」小字款,是鑑別本卷於前朝流傳的重要證據。

本品自南宋、元內府流至民間,於明清漸顯於世。晚明時經董其昌等人鑑藏及刻帖,著錄甚詳。入清內府後,錄於《石渠寶笈》。乾隆對此帖尤重視,集合所藏另外七件有關《蘭亭序》、《蘭亭詩》的書法,刻於圓明園亭柱,奉為「蘭亭八柱」,並以此卷為首。此卷為清宮舊藏,並保留原宮中裝裱形式及原畫套。

 

(傳)趙伯駒(約1120–1162)
江山秋色圖

江山秋色圖

南宋,十二世紀
絹本設色手卷
© 故宮博物院

此幅青綠山水未署名款,明太祖長子朱標將之定為南宋畫家趙伯駒之作,後世多沿用此說。趙伯駒,宋朝宗室,善青綠山水,取法唐代李思訓、李昭道父子。

此卷畫風及結構甚為精妙,全幅以大青綠為主調,繪崇山峻嶺、江河溪澗。山石以線條勾勒輪廓,再用「小斧劈皴」表現深度及質感,最後以石青、石綠、赭石等賦色。作品佈局宏大、雄渾壯闊,有北宋山水之氣派;又意境幽雅秀逸、着色艷而不俗,具文人畫之古雅與寫意特徵。趙伯駒繪畫中的文人氣息尤為後世所推賞,明董其昌即稱其畫「精工之極,又有士氣」,此手卷實可反映趙伯駒的藝術個性。

本卷曾為明、清內府收藏,鈐清乾隆、嘉慶、宣統諸璽。1922年,此作因溥儀賞賜溥傑,被攜至長春。東北解放後上繳人民政府,存放於東北博物館(今遼寧省博物館),1959年撥交故宮博物院。

 

馬遠(活躍於十二世紀晚期至十三世紀早期)
水圖

水圖

南宋,約嘉定十五年(1222)
絹本設色手卷
© 故宮博物院

馬遠,山西河中(今永濟)人,出身繪畫世家,為南宋光宗、寧宗兩朝畫院待詔。精於描繪山水、花鳥、人物,因其山水畫取景常偏於畫面一角,故有「馬一角」之稱。

此卷匯集了十二幅不同季節、時間、地點的水景,呈現了春、夏、秋、冬、陰、晴、江、河、湖、海等十二種情態各異的水,反映了宋代對時令、節季等主題繪畫的偏好。馬遠在其「一角」、「一邊」式構圖中,不僅以簡練的筆法勾勒出水的動態,更通過留白表現出一望無際的空間感。

本卷中每幅均有宋寧宗皇后楊氏的題詠及鈐印,推斷該卷或為馬遠奉旨而繪。此卷在入藏清內府之前,曾經南宋內府以及明王世貞、清耿昭忠和梁清標等藏家收藏。1922年,此卷因溥儀賞賜溥傑而流至宮外,後為原廣州市長朱光所獲。1953年,經朱光捐贈,入藏故宮博物院。

 

盧楞伽(活躍於730–760)
六尊者像(宋臨本)

 

趙佶(1082–1135)
楷書夏日詩帖

 

佚名
盤車圖

 

鄧文原(1259–1328)
章草書急就章

 

趙雍(1293後–1361)、王冕(1287–1359)、朱德潤(1294–1365)、張觀(活躍於十四世紀)、方從義(活躍於十四世紀)
五家合繪(因展櫃空間所限,只展示趙雍、王冕、朱德潤三幅作品。)

 

王蒙(?–1385)
夏日山居圖

第三期 :2022年9月7日至10月7日

阮郜(活躍於十世紀)
閬苑女仙圖

閬苑女仙圖

五代 十世紀
絹本設色手卷
© 故宮博物院

此畫被認為是五代阮郜唯一的傳世真跡。阮郜生平不詳,《宣和畫譜》載其為太廟齋郎,負責祭祀;善畫,尤擅人物仕女。經歷五代戰亂後,宋代御府所藏阮郜繪畫亦只餘四幅,其中一幅名為《女仙圖》,被形容為引人入勝。

作品以青綠設色描繪海中仙境,用筆極繁。中央有仙女吟詩、彈琴,前有鳳鳥起舞,一旁有仕女洗濯,遠方有仙女乘龍駕鶴或馭風步渺而來。類似畫面可見於早期的銅鏡等,但以巨幅卷軸表現如此豐富的畫面,並且以女性為主題,則十分罕見。

此卷曾入清乾隆內府,著錄於《石渠寶笈》。從文獻可知,乾隆時期宮廷畫家顧銓臨摹過此畫。光緒時,顧畫已藏於盛京行宮(今瀋陽故宮博物院);阮畫則收藏在紫禁城建福宮。1922年溥儀將之賞賜溥傑,此作因而避過翌年的建福宮大火。

此畫於1958年捐獻給國家,後入藏故宮博物院。故宮因此成為唯一收藏阮郜畫作的博物館。

顧愷之(346–407)
洛神賦全圖(南宋摹本)

洛神賦全圖(南宋摹本)

南宋 十二世紀 
絹本設色手卷 
© 故宮博物院

三國文學家曹植在其名作《洛神賦》中,描繪了自己與洛神之間淒美的愛情故事。這一經典的文學母題,成為了歷代書畫創作的靈感來源。宋元以後,以《洛神賦》為主題的繪畫常與東晉畫家顧愷之聯繫在一起,並成為後世畫家追摹的典範。

在傳世多卷《洛神賦圖》中,本品內容尤為豐富完備。畫家以連續的構圖,描繪了主人公與洛神從邂逅到分離的多幕場景。其中洛神「或採明珠,或拾翠羽」等情節,在他本《洛神賦圖》中少見,更能體現原賦面貌。

學界多將本品定為南宋摹本。卷中服飾、器具多着硃砂色,整體氣息深靜古雅;人物比例合宜,體態優美;山水則筆法方硬,皴染兼備。凡此種種,皆顯示出宋代繪畫精妍成熟的特徵。本幅以多個界格節書《洛神賦》賦文,文字避諱有南宋初年特色,書法亦帶當時流行的顏真卿體書風。

作品鈐清內府諸璽,由《石渠寶笈》著錄,一度存御書房,為清代帝王愛重。 1922年,此作因溥儀賞賜溥傑,被攜出清宮。後經古玩商,輾轉歸藏故宮博物院。

歐陽詢(557–641)
行楷書張翰帖(唐摹本)

行楷書張翰帖(唐摹本)

唐 約八至九世紀
紙本墨筆冊頁
© 故宮博物院

歐陽詢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為「初唐四大家」,其書法為唐太宗推崇。晚唐至兩宋時歐書備受肯定,書家積極學習,古籍及官方碑版常選用其楷書為刊刻字體。

唐代書評家張懷瓘稱其「八體盡能」,此帖所見是融合了行、楷書的風格。作品結字窄長,筆劃剛勁方折,結構嚴謹,展現了歐書典型書風和用筆特點。古代以鉤摹技術保存書跡,更能呈現自然逼真的書寫筆意,是刻石翻拓所無法比擬,故受後世珍視。此帖抄集西晉名士張翰的生平,內容與《晉書.張翰傳》相近。由於歐陽詢於《晉書》編篡完成前(648)已去世,故推測或是由唐人據此書而作的鉤填本。

《張翰帖》可體現兩宋官方對歐書的重視與傳承。北宋《宣和書譜》著錄有歐陽詢《張翰帖》一件,學者普遍認為即是本品。本幅四角鈐「紹興」內府印,可知曾進入南宋高宗內府收藏。清代又入藏乾隆內府,為《法書大觀》冊中一開,並一直保存在宮中,後被故宮博物院接收。本品亦為目前僅存的四件歐書墨跡本之一。

馬和之(活躍於十二世紀)
小雅鹿鳴之什圖

小雅鹿鳴之什圖

南宋 十二世紀
絹本設色手卷
© 故宮博物院

馬和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工繪山水、人物,深得南宋高宗、孝宗賞識。

《詩經》是商代至戰國時期的詩歌編集。據載,南宋時期,高宗和孝宗令馬和之為305首《詩經》配圖,馬和之所繪《小雅.鹿鳴之什圖》是傳世《詩經圖》中的代表作。此卷設色雅淡,用筆具書法意味,人物衣紋瀟灑生動,山石屋宇工致中顯靈動飄逸。作品依次圖繪《詩經》中〈鹿鳴〉等十篇詩意,每圖右側書《詩經》原文;卷後再書詩序三篇,無圖。卷中各段《詩經》原文傳為宋高宗所書,但從用筆、結字來看,很可能為御書院書手仿其風格所寫。

此卷曾經明黔寧王府、錢能、清內府等遞藏。拖尾有乾隆皇帝長跋,認為此卷為內府所藏《詩經圖》中的首卷。事實上,乾隆三十五年(1770)曾整理內府所藏《詩經圖》十二卷,歸入「學詩堂」。乾隆四十九年(1784)與五十六年(1791),清內府再得《詩經圖》兩卷。在清宮所藏這些《詩經圖》中,此卷是水準最高的一件。1922年,此作因溥儀賞賜溥傑,被攜出清宮。1960年代經文物商店收購,入藏故宮博物院。

李迪(活躍於十二世紀)
楓鷹雉雞圖

楓鷹雉雞圖

南宋 慶元二年(1196)
絹本設色立軸
© 故宮博物院

本品署名李迪,落款南宋寧宗慶元二年(1196)。李迪,生平不詳,應活躍於北宋末至南宋初,曾為畫院副使,所畫花鳥富有生意。元、明以後聲譽日隆。

本畫既體現出兩宋禽鳥畫的時代風格,又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以鷹捕捉獵物為主題的繪畫至遲於唐朝已可得見,此畫側重細緻地表現錦雞拔足飛奔的瞬間動態,展示出畫家出眾的觀察力和繪畫技巧。作品勾、皴、染等多種技法並用,刻畫工縝,敷色輕淡古雅。全畫寬逾兩米,畫家駕馭巨幅畫面的能力可見一斑,從其逾常的尺寸推斷此畫原來可能用作屏風裝飾。

元、明之際的一些畫作顯示出與《楓鷹雉雞圖》的關聯,也許是受本品或相類作品的影響,皆以鷹喻不凡。此畫曾由清怡親王收藏,1960年代經國家文物局移交,入藏故宮博物院。

李嵩(1166–1243)
錢塘觀潮圖

錢塘觀潮圖

南宋 十二世紀晚期至十三世紀中期
絹本設色手卷
© 故宮博物院

此圖本幅無款,晚明以來被歸於李嵩名下。李嵩籍貫錢塘(今浙江杭州),對當地河流景觀及沿江風土人情有着深入的了解。紹熙至紹定年間(1190–1233)任畫院畫家,工人物、山水、花鳥,兼善界畫,具有深厚的寫實功底。

此卷是現存最早表現錢塘江漲潮盛況的畫卷之一。畫家以即景寫實的手法、俯瞰式構圖,刻畫漲潮時波濤漸起及船隻緊急歸岸的情景。近景繪薄霧中的臨江建築,雖然只描繪了高低錯落的各式屋頂,仍表現出楊基跋中所描繪的南宋都城繁華景象。遠景則空勾無皴,以清雅的綠色暈染平緩的山巒。

此圖有元末明初張仁近、楊基題跋。後經明安國、項元汴與清梁清標等人遞藏,於乾隆年間收歸宮廷,得乾隆皇帝四組長題。1922年,此圖因溥儀賞賜溥傑被攜出宮,後歸民國藏家張元曾所有。1954年,國家文物局將之撥交故宮博物院,此卷得以重返故地。

謝安(320–385)
行書中郎帖(宋臨本)

管道昇(1262–1319)
行書秋深帖(趙孟頫代筆)

趙孟頫(1254–1322)、黃公望(1269–1354)、徐賁(1335–1380)
快雪時晴書畫合璧

吳鎮(1280–1354)
漁父圖

成為「香港故宮之友」
全年不限次數參觀各個專題展覽

立即加入

緊貼最新動向

  • 緊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最新活動和其他資訊
  • 即時收取最感興趣的內容
回到頂部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地圖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九龍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8號


星期一、三、四、日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五、六及公眾假期
上午10時至下午8時 | 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年初二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