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 同賞共樂──穿越香港收藏史

地圖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九龍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8號


星期一、三、四、日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五、六及公眾假期
上午10時至下午8時 | 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年初二休館
無障礙網頁金獎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版權所有

重要通知
x

主頁 展覽

同賞共樂──穿越香港收藏史

02.07.2022 – 31.12.2023
展廳 6

隨着香港在近代發展成爲繁榮的貿易城市,中國藝術品的收藏也變得非常活躍。二十世紀中葉以來,私人收藏逐漸傾向對外展示,有贈予公共博物館者,有設立私人博物館者,亦有不時籌辦本地及海外巡迴展覽者。這是首個回顧香港收藏史的大型展覽,透過一百餘件展品,細述香港一個多世紀的中國藝術收藏活動,同時勾勒本地博物館發展的軌跡,並向一直為香港及海外觀眾弘揚中華文化精髓的收藏家、學者、博物館工作者及其他各界有心人士致意。

望江南淨土詞(局部)

望江南淨土詞(局部)
(傳)趙孟頫(1254–1332)
元(十四世紀)
卷;紙本墨筆
北山堂惠贈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 1996.0119
©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展期:2023年4月至6月

重點展品

龍紋束髻冠

龍紋束髻冠

明,15至17世紀
金、寶石
夢蝶軒惠贈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龍紋束髻冠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批藏品

承蒙夢蝶軒、懷海堂、達文堂與嘉木堂慷慨捐贈,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喜獲近千件珍貴文物。這批藏品為博物館的學術研究及策展奠定了重要根基,更使本館得以榮列中國文物收藏機構,向本地及全球觀眾展示中國藝術文化之美。

龍紋束髻冠
明,15至17世紀
金、寶石
夢蝶軒惠贈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香港海港內碇泊的「瑪蒂爾德號」

香港海港內碇泊的「瑪蒂爾德號」

清道光,約1850年
布面油畫
何安達先生惠贈
© 香港海事博物館

香港海港內碇泊的「瑪蒂爾德號」

何安達藏品與香港海事博物館

思源堂主人何安達為2003年建立的香港海事博物館的創建者之一。何氏同時捐贈了自己收藏的外銷藝術品,帶動其他藏家共襄盛舉。這些捐贈不僅豐富了海事博物館的藏品,也是研究十九世紀珠江三角洲國際貿易的重要史料。

香港海港內碇泊的「瑪蒂爾德號」
清道光,約1850年
布面油畫
何安達先生惠贈
© 香港海事博物館
鉶

景德鎮御窯廠
清同治(1862–1874年)
黃釉瓷
鍾棋偉先生惠贈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

鉶

清代皇朝禮器

郭家彥博士收藏清朝禮器數十載,深入研究其器形、顏色、用途,並探討禮制、儀軌、道統等議題。郭氏於2016年將其藏品全數贈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並得收藏家懷海堂鍾棋偉慷慨搜集增補,籌辦《皇朝禮器》展覽及出版圖錄,促進了相關的學術研究,使這一向非主流的收藏領域開始受到注視。

  • 小知識:顏色、器形與功能
    清代瓷質禮器的顏色對應不同場合。概而言之,藍色用於祭天;黃色用於祭地。至於器型,登、豆用作盛醃菜或肉醬;鉶(音:刑)盛羹;簋(音:軌)、簠(音:斧)盛穀物;尊為酒器。

景德鎮御窯廠
清同治(1862–1874年)
黃釉瓷
鍾棋偉先生惠贈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
獸面紋簋

獸面紋簋

商(約公元前1600–1046年)
青銅
©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獸面紋簋

「銅器乃中國文化藝術遺產之主要部份……反映中國上古社會之文化面貌……銅器在商周之世已屬鼎盛,器物以禮樂之用器為最多……」

——香港大學馮平山博物館展覽手冊(1960年代)

獸面紋簋
商(約公元前1600–1046年)
青銅
©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觀音像

觀音像

明早期,約十四世紀
彩繪木雕
徐展堂博士惠贈
© 香港藝術館

觀音像

遍及全球的徐展堂中國藝術館

企業家和收藏家徐展堂博士推廣中國藝術文化不遺餘力,長期資助及捐贈本地多間博物館。1991年成立的徐氏藝術館為香港首間私人博物館,部分藏品後來贈予香港文化博物館作為創館館藏。徐氏亦向海外博物館出資贈藏,並設立徐展堂中國藝術館,將中華文化推廣至歐美澳加。

觀音像
明早期,約十四世紀
彩繪木雕
徐展堂博士惠贈
© 香港藝術館
大曲壺

大曲壺

汪寅仙(1943–2018年)(製);張守智(1932–2020年)(設計)
1993
紫砂
羅桂祥博士惠贈
© 香港藝術館

大曲壺

復興宜興紫砂技藝的羅桂祥博士

維他奶創辦人羅桂祥博士自五十年代起開始收藏當時較少人注意的宜興紫砂壺。二十世紀初,紫砂技藝衰落,幸得羅氏於八十年代多次到訪當地,資助復興,並大力爭取將位於中環的前駐港英軍總司令官邸重修活化成茶具文物館,更捐出大批文物作為創館館藏,使其重登世界舞台,更安排館藏於北美及歐洲等地巡迴展出。

  • 小知識:宜興紫砂壺
    宜興紫砂壺以陶土製成,傳統上多無釉彩,一般被認為比瓷器更能保留茶香。明清以來,宜興紫砂壺一直都備受歡迎,更外銷至世界各地。

大曲壺
汪寅仙(1943–2018年)(製);張守智(1932–2020年)(設計)
1993
紫砂
羅桂祥博士惠贈
© 香港藝術館
三國演義頂箱櫃一對

三國演義頂箱櫃一對

明末清初,十七世紀
黃花梨、鐵力木、大理石、黃銅
© 兩依藏博物館

三國演義頂箱櫃一對

兩依藏博物館與明清家具

學術泰斗王世襄(1914–2009年)於1985年在香港出版了心血結晶《明式家具珍賞》,帶動近年收藏傳統中式家具之風氣,從香港開始席捲全球。兩依藏博物館於2014年成立,主要展出收藏家馮耀輝(1946年–)之明清家具藏品,為全港最具規模的私營博物館之一,曾多次舉辦海外展覽,合作機構包括故宮博物院等。

三國演義頂箱櫃一對
明末清初,十七世紀
黃花梨、鐵力木、大理石、黃銅
© 兩依藏博物館

成為「香港故宮之友」
全年不限次數參觀各個專題展覽

立即加入

緊貼最新動向

  • 緊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最新活動和其他資訊
  • 即時收取最感興趣的內容
回到頂部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地圖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九龍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8號


星期一、三、四、日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五、六及公眾假期
上午10時至下午8時 | 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年初二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