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柜中的两套清代八旗盔甲,你能找到它们不同之处吗?“八旗” 是集军事、民生和管理为一体的行政组织。组织建立初期的旗帜只有四种颜色:黄、白、红、蓝,所以称之为 “正黄” 、 “正白” 、 “正红” 和 “正蓝” 。随着人员的扩充,努尔哈赤在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了另外四旗,旗帜上有红色或白色的镶边,被称为 “镶黄” 、 “镶白” 、 “镶红” 和 “镶蓝” ,统称为 “八旗” 。因此,除了颜色以外,不同旗的服饰也以镶边作为区分。
这两套盔甲是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帝对八旗盔甲制定了新的标准后所制造的,部分位置以棉代替金属,让它们变得更轻,使肢体活动更灵活。根据宫廷纪录 ,该年年底,一共有一万八千余件新标准的八旗盔甲在江宁、苏州和杭州等地织造完工,并送往清宫的武备院用作大阅操演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