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西九文化区博物馆道8号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版权所有
青花龙穿花纹扁壺© 故宫博物院
-
3001. 白陶刻几何纹瓿
白陶刻几何纹瓿 © 故宫博物院
这是商代生产的白陶瓿。一般认为烧制白陶的传统始于新石器时代,并一直延续至商代晚期。不过近期有学者指出,白陶或于商代中期已停止烧造,直至晚期才恢复制作。白陶较为珍稀,只在少数高级贵族的墓中才能找到,眼前这件白陶瓿便是于其中一例。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这件瓿上的纹饰。颈部上饰有常见于青铜礼器、被称为夔龙纹的纹样;瓿身则饰有当时陶器常见的折线纹和雷纹。
学者因此推测,这些白陶器并不是用来祭祀祖先,而是作为确立和展示墓主人与其祖先的继承关系。
© 故宫博物院
3003. 淡天青釉洗
淡天青釉洗 © 故宫博物院
你知道眼前这件器皿有甚么用途吗?我们称之为笔洗,是用来洗刷毛笔的器皿。这件笔洗看似普通,但其实极之珍贵,因为这是一件由汝窑烧制的瓷器。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而烧制的时间只有约二十年,流传至今的瓷器只有约一百件。
在汝窑之前,供御瓷器主要由定窑制作。但由于定窑的烧制技术会令器皿带有芒口,即器皿的口沿位置没有施釉,从而露出粗糙的胎体。因此宫廷开始改以满釉烧制的汝窑瓷器替代定窑。满釉烧制指的是瓷胎表面施满釉,底部需要以支钉作为支撑点,称为芝麻钉。眼前的这件笔洗正是使用了满釉支烧,底部有呈品字形的三点支钉痕迹。
汝窑的另一特色是大多数的瓷器都带有开片,即瓷器表面釉色中带有开裂纹片。哪一种釉色会是您的心头好?
3004. 青花龙穿花纹扁壺
青花龙穿花纹扁瓶 © 故宫博物院
见到这件明永乐时期的青花扁瓶,你有没有被瓶身上抢眼的穿花龙纹吸引?穿花龙纹在明代永乐时期的瓷器上初现,年款亦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但这件扁瓶并未附有年款。
青花瓷的形制十分多变,当中部分器形和纹饰深受伊斯兰文化影响。事实上元朝跟伊斯兰地区已有不少交往,而元朝时已开始大量生产青花瓷。到了明代永乐及宣德年间,随着郑和沿海路到达西亚等国家时,不论是将青花瓷外销到伊斯兰地区,或是将有伊斯兰特色的金属器带回朝廷,都加深了两者在文化上的来往和影响,可以说此类扁瓶正正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象征。
3005. 仿古铜彩描金兽耳盖罐
仿古铜彩描金兽耳盖罐 © 故宫博物院
提到青铜器,你会第一时间联想到甚么?相信很多热衷于中国艺术的观众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商周时期的礼器。
实际上,铜器并非只局限于商周时期。而铜器亦为其他工艺品,提供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
我们眼前的这件清代瓷罐看似模仿商周青铜礼器制成,其实是按宋至明时期的仿古青铜器改造而成的。罐身最底部状似如意的纹饰虽普遍,但内有圆点的却不常见,亦未见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至于两边的狮首形铺首,则是清朝流行的风格。
明代晚期好古风气流行,当时的人喜欢用古铜器插花,认为它们曾经长时间埋藏在地下,吸收了土气,会令花木生长得更为茂盛。在此风气下,景德镇亦开始烧造仿青铜器的瓷器,作为花器使用。
要了解这类器物,需要仔细观察和对比。正如仿古很多时也不只是单纯复制,当中涉及不同角度的理解与诠释。当你继续探索展厅时,请仔细观察文物,或者会发掘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故事。
3006. 里外浇黄釉锥拱团龙纹碗
里外浇黄釉锥拱团龙纹碗 江西景德镇御窑 清乾隆(1736–1795年) 瓷 © 故宫博物院
清代的后妃制度到了康熙时期开始定型。后妃的等级不同,可使用瓷器的釉色、花纹和数量都不同。这六个瓷碗便对应了不同等级的后妃。请你靠近展柜看看,这些瓷碗的颜色有什么分别?你亦可以猜猜,这六个瓷碗中哪个等级最高呢?答案就是里外均涂上黄釉的瓷碗,为皇太后和皇后专属。她们每人能获一百只黄釉碗。其余妃嫔则仅能获派对应等级的瓷碗四至五十只。
清代后妃共分八级。皇后为后宫之首,主理后宫事务;另设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等不同等级。除了瓷碗数量外,她们所享受的待遇,包括衣、食、津贴及日常用品等都有明文规定。
3007. 胭脂红地珐瑯彩「寿」字莲纹碗
胭脂红地珐瑯彩「寿」字莲纹碗 江西景德镇御窑及清宫造办处 清康熙(1662–1722年) 瓷 © 故宫博物院
这两个珐琅彩瓷碗,是烧制于康熙时期的上乘精品。瓷碗上有黄、红、蓝和豆绿等釉色;精心绘制的莲花、牡丹和寿字等图案,都是康熙珐琅彩瓷常见的装饰形式。 仔细看莲花和牡丹花瓣的颜色,均作了从深到浅的晕染渐变处理,使花纹有凸起之感,显得格外立体。
这些珐琅彩瓷的彩料含有硼和砷等化学成分,能烧出多种颜色,部份在康熙朝之前的传统中国釉料中未曾出现过。根据考究,这些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五十年后,即大约在公元1711年之后,才于清宫的器皿中出现。当时法国利摩日市是世界珐琅彩制作中心,17世纪欧洲的传教士带着这些珐琅彩料来到中国。受其启发,清代御窑亦在雍正时期开始自制珐琅彩料。
3008. 粉彩花鸟图长方花盆|黄地粉彩瓷花卉图捧盒
粉彩花鸟图长方花盆 江西景德镇御窑 清光绪元年或二年(1875 或1876年) 瓷 © 故宫博物院 黄地粉彩瓷花卉图捧盒 江西景德镇御窑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 瓷 © 故宫博物院
这三件粉彩瓷器与慈禧太后息息相关。她喜爱赏花,在宫内栽种各种花卉,又命人制作了不少以花卉为题的瓷器和绘画。请你先看看左边的花盆和捧盒,上面不仅绘制了牡丹,还有兰花及梅花等花卉图案。
花盆顶端有 “大雅斋” 款,你是否知道它的由来呢?“大雅斋” 来自慈禧为自己画室所起的名字,并得到咸丰帝赐予牌匾。晚清时期,御窑为慈禧所烧制的瓷器,都会署上她曾经居住过的宫殿名称。慈禧在宫中住处甚多,如圆明园中的天地一家春殿和为她五十岁大寿而修缮的储秀宫等。当你看到署有“天地一家春”和“储秀宫制”等款识的瓷器,就会知道是慈禧专用的。
在展柜右边的囍字盘,则是为光绪帝的大婚筹备筵宴时下令订造的。
由此可见晚清时期,宫廷瓷器的制造和样式等,都与慈禧的兴趣爱好和身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确保您在我们网站上获得最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