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 古今无界──故宫文化再诠释

地图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九龙西九文化区博物馆道8号


星期一、三、四、日
上午10时至下午6时
星期五、六及公众假期
上午10时至下午8时 | 星期二(公众假期除外)、农历年初一及年初二休馆
无障碍网页金奖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版权所有

重要通知
x

主页 展览

古今无界──故宫文化再诠释

02.07.2022 – 31.07.2023
展厅 7
古今无界──故宫文化再诠释
02.07.2022 – 31.07.2023
展厅 7

以崭新手法演绎中国传统文化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使命,是次展览便是本馆在这方面的探索。展览将邀请六位香港多媒体与跨界艺术家以独到的视角,从香港当下的角度重新诠释和演绎故宫文化和收藏,发掘红墙黄瓦之下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化。

《庆》

《庆》
梁基爵
声音装置
高3.5米 宽5米 深6米

重点展品

《浪书》

《浪书》

张瀚谦
书法数据、机械臂、红丝带、屏幕
直径五米

《浪书》

《浪书》

此「动态书法装置」是致敬展厅八「国之瑰宝 —— 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开幕专题展中的邓文原章草《急就章》。装置由人工智能引擎驱动,引伸未来文字载体的转化。《浪书》是一种创新的书体,以立体画圆的方式呈现大脑电波对文字讯息交流的过程,让观众以崭新的角度感受书法的节奏与力度。

《浪书》
张瀚谦
书法数据、机械臂、红丝带、屏幕
直径五米
《庆》

《庆》

梁基爵
声音装置
高3.5米 宽5米 深6米

《庆》

《庆》

灵感来自展厅一「紫禁万象——建筑、典藏与文化传承」开幕展所展出的宫廷乐器「镈钟」和「特磬」,是艺术家揉合了清代宫廷音乐与当代节庆汇演的大胆尝试。作品的结构源于香港的节庆烟花汇演,通过三十一条声道和机动装置来呈现这项盛会。观众可以在这次体验中,突破对声音的固有思维,感受不同背景下声音的意象和意义。

《庆》
梁基爵
声音装置
高3.5米 宽5米 深6米
《见器物:观大千》

《见器物:观大千》

洪强
混合媒介、互动及数码流动影像装置
高三米 宽六米 深二.五米

《见器物:观大千》

《见器物:观大千》

此作品是艺术家对中国绘画中「三远」及「以大观小」这两个空间概念的延续与反思。透过三组乘载不同运行轨迹的转盘,带领观众领略规律与距离中的不确定性,探索中国文化是如何在时间和空间层面中不断地凝滞与超越。

《见器物:观大千》
洪强
混合媒介、互动及数码流动影像装置
高三米 宽六米 深二.五米
《冥冥之钟》

《冥冥之钟》

陈家俊
不锈钢、黄铜、铝、塑胶、机械零件
高一.四米 宽五.三米 深三.一米

《冥冥之钟》

《冥冥之钟》

作品灵感来自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展中的清宫珍藏机械时钟。艺术家认为:从万物繁衍到气候变化,处处可见看似随机、但实际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的混沌。此作品以现代机械设计回应传统机械设计,尝试以现代技术制作的机件演绎规律及混沌两种相对的时间概念。

《冥冥之钟》
陈家俊
不锈钢、黄铜、铝、塑胶、机械零件
高一.四米 宽五.三米 深三.一米
《物化》

《物化》

吴子昆
混合媒体
高三.六米 宽八米 深七米

《物化》

《物化》

艺术家从中国文物的多层意义中获得启迪。他相信博物馆中的文物会因外表或环境而模糊观众对展品最原始的理解,故希望以直接的方式重新连系 「观众」与「物件」。《物化》创造了一个满布白色「文物」的空间,配合光影效果,邀请观众与从历史背景中抽离的故宫藏品「重遇」,发掘属于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物化》
吴子昆
混合媒体
高三.六米 宽八米 深七米
《星垂平野》

《星垂平野》

许方华
数据生影像程式、印刷电路板、三维打印
高三.五米 宽三.五米 深六.八米

《星垂平野》

《星垂平野》

装置的灵感来自中国古代的世界观——「天圆地方 」与紫禁城悠久的历史。艺术家通过多感官体验的方式,让观众游历根据清代天文学文献重构的星空,呈现清代天文学的成就。这些成就曾被忽视长达数百年,直到二十世纪才为人重新认识。这个项目亦可看作是艺术家探讨科学和人类对宇宙理解的延续。

《星垂平野》
许方华
数据生影像程式、印刷电路板、三维打印
高三.五米 宽三.五米 深六.八米

成为「香港故宫之友」
全年不限次数参观各个专题展览

立即加入

紧贴最新动向

  • 紧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最新活动和其他资讯
  • 即时收取最感兴趣的内容
回到顶部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地图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九龙西九文化区博物馆道8号


星期一、三、四、日
上午10时至下午6时
星期五、六及公众假期
上午10时至下午8时 | 星期二(公众假期除外)、农历年初一及年初二休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