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 流光彰色──故宫博物院藏明代陶瓷珍品

地图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九龙西九文化区博物馆道8号


星期一、三、四、日
上午10时至下午6时
星期五、六及公众假期
上午10时至下午8时 | 星期二(公众假期除外)、农历年初一及年初二休馆
无障碍网页金奖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版权所有

重要通知
x

主页 展览

流光彰色──故宫博物院藏明代陶瓷珍品

展厅 3
流光彰色──故宫博物院藏明代陶瓷珍品
展厅 3

故宫博物院所藏中国历代陶瓷主要继承明、清两代的宫廷典藏,量大质精,品类蔚然大观。本展览精选一百多件来自故宫博物院具代表性的明代陶瓷珍品,分三个单元,从造型、釉色、纹饰等方面,展现明代早、中、晚期陶瓷工艺的发展演变和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展览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展览亦获本馆捐赠人达文堂主人陈永达先生和怀海堂主人钟棋伟先生支持。

 

联合主办:

HKPM Palace Museum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盘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盘
江西景德镇御窑
明正统(1436–1449年)

© 故宫博物院

重点展品

釉里红松竹梅图玉壶春瓶

釉里红松竹梅图玉壶春瓶

江西景德镇御窑
明洪武(1368–1398年)

© 故宫博物院

釉里红松竹梅图玉壶春瓶

釉里红瓷器创烧于元代,属于以氧化铜作着色剂的高温釉下彩瓷,明初洪武年间得到继承和发展。此瓶绘有称为 “岁寒三友” 的松、竹、梅纹饰,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历来被文人所敬慕。此瓶布局较元代疏朗,铜红色料的呈色也较元代鲜艳,可见其由元至明过渡阶段的时代特征尤其鲜明。

釉里红松竹梅图玉壶春瓶

江西景德镇御窑
明洪武(1368–1398年)

© 故宫博物院

青花地留白龙穿花纹高足碗

青花地留白龙穿花纹高足碗

江西景德镇御窑
明永乐(1403–1424年)

© 故宫博物院

青花地留白龙穿花纹高足碗

几千年来,龙是中华文化常见的图像,以及皇权的象征。景德镇御窑大量烧制龙纹瓷,专供宫廷使用,自此开启了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明代御瓷上的龙纹体态多变,且常辅以云气、海水、缠枝花卉、火焰宝珠等纹样,无不体现皇室的尊贵和威严。

青花地留白龙穿花纹高足碗

江西景德镇御窑
明永乐(1403–1424年)

© 故宫博物院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江西景德镇御窑
明永乐(1403–1424年)

© 故宫博物院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此瓶身上纹饰使用进口 “苏麻离青” 青花料所绘,这种青料中含铁量高,因此发色浓艳,局部有黑色结晶斑。釉料的使用,反映出明朝政府与西亚地区的密切交往。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江西景德镇御窑
明永乐(1403–1424年)

© 故宫博物院

青釉凸雕团花纹壮罐

青釉凸雕团花纹壮罐

浙江龙泉窑
明永乐(1403–1424年)

© 故宫博物院

青釉凸雕团花纹壮罐

明早期是浙江龙泉窑生产史上与宫廷关系最密切的时期。由于官样的使用,龙泉和景德镇两地烧出的宫廷用瓷形制相似、纹样相仿。除服务宫廷外,龙泉窑青瓷也是明早期朝廷外交用瓷的最主要品种,不仅传播至亚洲各地,甚至远输至今非洲一带。

青釉凸雕团花纹壮罐

浙江龙泉窑
明永乐(1403–1424年)

© 故宫博物院

斗彩三秋杯

斗彩三秋杯

江西景德镇御窑
明成化(1465–1487年)

© 故宫博物院

斗彩三秋杯

成化年间,斗彩工艺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这件三秋杯正是其中一件斗彩佳品。此杯胎薄体轻、色彩明丽,杯身外绘有山石花卉,以及颜色各异、在花草间飞舞的蝴蝶,描画出秋日庭院景象。由于秋季一般历时三个月,所以这类描绘秋天庭院或花园景色的杯子便有 “三秋杯” 之称。

杯身的釉上彩紫色蝴蝶,牠们的翅膀上所用的釉色浓厚、表面干涩无光。这种紫色名为 “姹紫”,是一种成化斗彩所独有的色彩。

斗彩三秋杯

江西景德镇御窑
明成化(1465–1487年)

© 故宫博物院

五彩莲池花鸟图蒜头瓶

五彩莲池花鸟图蒜头瓶

江西景德镇御窑
明万历(1573–1620年)

© 故宫博物院

五彩莲池花鸟图蒜头瓶

万历年间御窑彩瓷以五彩瓷最负盛名,产量巨大且造型繁多,颜色浓艳夺目,红彩尤其突出,而纹饰布局亦更为繁密。

五彩莲池花鸟图蒜头瓶

江西景德镇御窑
明万历(1573–1620年)

© 故宫博物院

成为「香港故宫之友」
全年不限次数参观各个专题展览

立即加入

紧贴最新动向

  • 紧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最新活动和其他资讯
  • 即时收取最感兴趣的内容
回到顶部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地图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九龙西九文化区博物馆道8号


星期一、三、四、日
上午10时至下午6时
星期五、六及公众假期
上午10时至下午8时 | 星期二(公众假期除外)、农历年初一及年初二休馆